學鋼琴,什麼才是練習「手指基本功」的有效思路?

大家好,我是阿洗。

你平時是如何練習手指基本功,或者「手指獨立性」呢?

是每天哈農跑半小時,音階琶音跑半小時,還是正在拜厄車爾尼599的刷書之路?

這是大部分學生的練習方式,也是大部分老師的教給我們的方法。這些傳統的練習方式,它的核心思想是,相信有效的成長來源於重複,重複得越多,帶來的效益就會越大。

從很早以前還在讀書的時候,我就已經隱隱約約察覺到了這個東西不太對勁。

我發現人們對於練習方法和成果之間的關係,似乎從不追究,只是純粹相信某種機械性重複的練習模式,可以帶來一種內在的成長、和自己也不知道如何定義的「手指獨立性」。

在這樣的環境下,鋼琴學習變成了我已知的所有學習種類里,唯一一種不需要學習大量知識的科目。

關於技巧成長,你所需要做的只是先學會認音,然後就可以shut down the brain(關閉你的大腦),在一遍又一遍的重複中,祈望技巧慢慢降臨到你的手上。

這種教師和學生雙方達成共識的「信仰」,是造成鋼琴教師門檻大幅降低的根本原因:

作為老師我並不需要教給你大量的知識,我只需要運用「傳統三件套」大法:糾錯音,動作示範,和布置作業,就可以完美的上完每一節鋼琴課。

而使得破圈更加困難的,是大多數人也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直到有一個現成的東西擺在面前。

這樣,很多事物就缺乏迭代的動力,市場的主導者們可以自由的選擇想讓你看到什麼,和不想讓你看到什麼,以隱形的方式操控著你的選擇。

你會以為,這就是你需要的東西。

學鋼琴,什麼才是練習「手指基本功」的有效思路?

對這個現象的質疑,有數年的時間反覆在我腦海中不斷醞釀,思考,梳理,成長。

我從2019年開始在知乎寫下自己的想法與觀點,到今天,我的一切思考和理念終於成長成了「科學鋼琴」這個平台。

科學鋼琴最原始的一個基因,那就是想讓你我都能夠察覺到,我們此時此刻究竟在做些什麼,為了什麼而做。

我希望我們可以明確自己的內在動機,從而對自己的學習行為進行有意義的觀察,仔細體驗自己在學習過程中掌握的每一個有效信息。

科學鋼琴的第一套0基礎系統課程,就是誕生於這個基因,讓你以知識體系為導向,去學習一門藝術;

也成功的讓大部分人第一次知道,原來彈鋼琴,是有真正的「知識」可以去學習的。

換個更簡單的說法,大多數人才第一次知道,學鋼琴,除了日復一日的重複練習,原來還有這麼多事情可以做。

學鋼琴,什麼才是練習「手指基本功」的有效思路?

2022年5月,基於同樣的基因,我研發的第二套課程「基本功與技巧訓練專項課程」正式上線。

這是一套專註於手指基本功與技巧訓練的線上課程 / 鋼琴網課,適合任何成年鋼琴學習愛好者。

課程提煉了鋼琴學習中需要掌握的各種技術點,分為手型、發力、踏板、進階技巧四大階段,以模塊化的方式,循序漸進幫你構建良好手指機能的同時,你會時刻清楚自己在學什麼,為什麼而學。

所以回答文章題目提出的問題:

手指基本功到底應該怎麼練?怎麼科學有效的提高手指的彈奏技巧?

我以我認為是目前業內前沿的方法和教學思路,教給你。

以下是我的課程安排。

學鋼琴,什麼才是練習「手指基本功」的有效思路?

課程中包含四大環節

1. 技巧知識講解

講解一個技巧點的原理,或者一個問題出現的原因及其解決方案

2. 單項練習

根據該技巧點的原理或問題的解決方案,設計一首練習曲目,在練習曲中掌握該技巧點的實操法則

3. 曲目精講與示範

選擇數首跟該技巧點有強相關性的練習曲或樂曲,講解練習要點,並進行曲譜分析,在這過程中你會循序漸進掌握一些必備的基礎樂理知識,和曲譜分析能力

4. 帶練與跟彈

在講解與示範后,會以慢速再重新彈奏一遍,你可以在老師的慢速彈奏中仔細觀察技巧點的實操,並且在跟彈中體會這些技巧

不管你是完全0基礎,還是有一定基礎的鋼琴愛好者,你都可以在這套課程里獲得一步步有效的技巧成長,或者以全新的、科學的角度,重新認識一遍那些你以為自己已經知道了的東西。

想詳細了解或者學習這套課程,可以發我「鋼琴」哦~

到這裡,你已經讀完了本文的1/4。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關於科學鋼琴的內核,和我開發這套課程的心路歷程 / 設計理念,你可以繼續往下閱讀。


一閃而過的想法

以及什麼是「模塊化」

說起來,這套課程其實也是源於我三年前的一個一閃而過的想法。

三年前,我寫下了這些文字:

我們學琴的目標,應該是達到一個什麼樣的水平,獲得了什麼樣的知識。而練習曲集或教材,只是達到目標的一種手段和形式。當我們混淆了概念,把形式本身當做目標的時候,我們就會認為學琴就是不斷刷書,彈奏一些機械性的重複練習。

我們應該根據所要達到的技巧能力(根據目標),去尋找學習素材(確定手段與形式);…… 刷書不是不可以,但每首曲子要有其設計的目的,是為了學會某一個知識點/技巧點。

如果我以後要搞599技巧類精講課程的話,我會這麼搞:翻閱599全書,對技能和知識點進行歸類,把技巧點有共性的的曲子分到一起,由易到難排列,適當地省略一些曲目,再添一些書外的同類技巧點練習曲,然後再按照技巧點一塊一塊的講;而不是按著目錄順序一首一首漫無目的的講。

以上內容來源於我2019年寫的兩篇文章《成年人應該怎麼學鋼琴》《在研究了100套成人鋼琴網課後,我決定自己做一套》

當我翻看這些過去的文字,看著過去的碎片想法發展成一個有體系的知識產品,真的是一種非常奇妙和快樂的體驗。

這些文字,其實就已經預示了一種模塊化的教學理念和方式。

模塊化是一種可以影響我們思維模式的概念,它可以讓我們在每一個階段時間內只關注在當前最重要的事情上,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情,感受專註、聚焦,以及流暢的學習方式。

模塊化除了關注每個模塊的內容設計,也要關注模塊之間合理的關聯、銜接、與迭代。

「手型」階段中,雖然我們聚焦於手型,但其實已經有大量的知識是關於發力的隱性教學內容;

這樣,當我們過渡到「發力」階段的時候,很多概念和動作都會理解得更加透徹。

而在「手型」與「發力」階段的曲目教學中,我們已經安排了一些有簡單踏板的曲目,並且簡單講述了踏板的概念;

這樣第三階段「踏板」來臨的時候,我們也已經具備了一定手腳協同的能力。

當三個階段都學習完畢的時候,預示著我們已經構建了完善的底層設施,迎接第四階段「進階技巧」,去構建我們的上層建築。

這是我的關於基本功的「模塊化」教學思路。


一個別人可能不敢許下的承諾:

把一件事情講清楚

我們研究過許多網上的鋼琴教學視頻,發現身份說話、成績說話的教學佔據了大多數情況,在身份頭銜的包裝下,是否有把一件事情講得清楚,講得透徹,就變成了一個模糊地帶。

你是否有過很多次「聽完感覺很有收穫,但還是不知道自己接下來應該幹些什麼」的體驗?

或者甚至就覺得「聽完也不知道講了什麼,但因為是名師/彈得好,所以還是很厲害的感覺」

如果下次有這樣的情況,我們建議你把這個人想象成一個平平無奇的素人,再來品味TA說的內容,評估自己得到了什麼有效信息。

清晰精準的表述,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也是少數人才具備的能力,但它就是教學的基本素養。

作為鋼琴愛好者,要保持清醒的「防割意識」,就要先排除身份的濾鏡,時刻評估自己在這段教學中獲了多少真正的有效信息,以及是否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怎麼做。

在課程中,我們著力於解決傳統藝術教學「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含糊其辭」的頑固弊病,用「每一句話都可以被聽懂」,每一次要求都可以被領會且被做到的方式,讓所有課程的學習者能夠知行合一。

先完成認知建模,再配合可行性強的實操,科學理解每一個問題存在的原因,每一個技巧的底層邏輯,最終理解技巧與音樂的關係,從好的讓技巧為音樂服務。

最重要的是,我每一次都會讓你清楚的知道,接下來你要做什麼。

傳統網課中,你聽到的是老師的獨角戲,老師自顧自的講完演示完之後,留給你自己去練習和領會。

在我的教學里,你會經常聽到類似這樣的話語:

「現在,請你跟我一起做」

「現在請你暫停視頻,花兩分鐘重複一下剛才的練習步驟」

「現在請你思考一下」

「接下來是跟彈環節,3,2,1,走」

「這節課後請你……,我們再上下一節課」

時時刻刻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怎麼做,我相信會是你為數不多的、快樂的網課體驗。

我們定了個小目標是:做全網講得最清楚的鋼琴技巧課程。


關於課程拍攝方式的思考

我們也研究了許多付費課程,發現大部分課程是這樣的拍攝方式:

架2~3台攝像機,然後坐在鋼琴前開始講和示範,一次性從頭錄到尾,再後期剪輯和拼接。

這個方式成為主流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它可以直接複製現有的線下課上課模式,以最少的成本,從現實里的琴房,轉移到互聯網這個載體上。

先說我對於這個場景的感受吧,我不知道對於其他的老師是怎樣的感受,對於我來說,如果這樣拍攝,我會覺得比起把知識講清楚,我更像是在演戲,要演好一位老師講課時的那種風範和氣場,講解的內容反而是次要的。

而我的主要目的很簡單,就是「把事情說清楚」而已。

其次,網課和線下課本身就基於不同的載體。面對不同的載體,要尋求貼合載體的呈現方式,否則就要面臨被市場淘汰的風險。

你見過B站任何一個熱門的受歡迎的視頻,是一個人坐在鏡頭前滔滔不絕講20分鐘嗎?

基本能夠讓人看得下去的視頻,都會根據視頻要講的內容,展示與內容相對應的素材。

所以我們的課程採用了非固定機位的拍攝方式,即根據每個知識片段的屬性,找一個最適合它的拍攝角度和方式,讓它能以最清晰的方式來呈現,並且還會輔以AE(Adobe Effects)的動畫製作軟體,做出一定的動畫效果。

學鋼琴,什麼才是練習「手指基本功」的有效思路?

課程畫面截圖

這種錄製方式,一般15分鐘的課程需要2個小時的錄製時間,加上前期教研會議和撰稿時間,到後期剪輯,教材曲譜和製作等等,一集課程總共要耗費大約30個小時以上的製作時間。

在互聯網上傳遞知識,就要用互聯網的方式,連接你我。


我享受自己變好的過程

過去的兩年裡,我一直處於創作中,創作課程、免費文章或視頻,努力把寫作當做一種生活方式,以及在過程中尋找自我價值的認同。

在這個過程中,我也重新梳理了一遍,那些我曾經以為自己知道得很清楚的事情。

我發現,當你要把這些知識說出來,並放到網上去教給別人的的時候,你就發現其實自己知道得還遠遠不夠清楚,不夠多。

這其實是「費曼技巧」里提到的一個概念:

生活中有許多人會傾向於使用複雜的辭彙和行話來掩蓋他們不明白的東西。問題是,這樣我們只在糊弄自己,因為我們並沒有察覺到,其實自己也不太明白。另外,過多的使用行話和各種高深的術語,也會隱藏周圍人對我們的誤解。

有沒有覺得這跟鋼琴教學中的常見場景很像?

你有沒有經常在學習中聽到一些模糊的辭彙,比如「線條」「織體」「聲音發虛」「要甩琴鍵不要敲琴鍵」等等?

我在做內容,做課程的時候,就意識到了這件事情。

有些我們平時一直在用的術語、行話,你要講給一個完全沒有音樂基礎的人來說,他是聽不懂的。

當你要更加清晰的去解釋這個行話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原來你自己也不太清楚自己要表達什麼東西。

這個時候,你就要去虛心的學習,去梳理,去內化,再去解釋。

當一個人意識到自己所傳遞的內容須要接受互聯網的檢驗時,意識到學生和教師的關係是基於價值判斷的雙向選擇時,人會變得謙虛,會發現自己還有很多需要去學習的地方,會努力把自己輸出的內容做到更好,更清楚。

教學不是努力扮演一個老師的外表和氣勢,好的教學是平等的交流,和能把一件事情說清楚的能力。

我在做課程的過程中,享受自己慢慢變好和成長的這個過程;

當你能聽懂我所講的,並因為我的講解而受益時,我的快樂難以言表,我也收穫了寫課程的最大意義。

-END-

想詳細了解課程的同學:向我發送「鋼琴」即可。

「基本功」課程更新政策

截止發文日(2022.6.7),課程更新至第12節,並將分階段持續進行更新。

課程表僅供參考,實際內容可能存在差異,請以實際更新的內容為準。

更新過程中,我們會參考性地補充新內容,不斷完善當前的技術教學體系;如果你有想聽的技術性內容但是課表裡沒有提到的,歡迎給我發郵件,我與科學鋼琴教研組會根據情況採用一些具備底層基礎特性的技術選題,補充進後續的更新中。


在科學鋼琴1.0的時代,還有另一套重要的課程,「成人0基礎系統課程」。它是我2020年開始獨立製作的一套課程,也是整個科學鋼琴強壯的根基。

這套課程共60節,歷時兩年,目前已經更新完畢。

你可以點擊這裡進入另一套課程的介紹頁面。

成人零基礎學鋼琴是一種什麼體驗?點擊本文,開啟新的人生旅程

註:兩套課程內容方向不同,不衝突,可以組合搭配使用。

~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2557861106@qq.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

原创文章,作者:投稿用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acenpiano.com/4173.html

發佈留言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