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逸事,往往會在流傳過程中產生許多異文,甚至因過度闡釋而變得面目全非。關於陶淵明的無弦琴便是一個明顯的例子。沈約的《宋書·隱逸傳》中最早記載此事:「潛不解音聲,而畜素琴一張,無弦。
每有酒適,輒撫弄以寄其意。」稍後,蕭統在《陶淵明傳》中更加明確地說:「淵明不解音律,而蓄無弦琴一張。」唐人修撰的《晉書·隱逸傳》中說得更加生動:「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張,弦徽不具。(二手中古鋼琴推薦_新北.台北.桃園.北部)
每朋酒之會,則撫而和之,曰:『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從此以後,家蓄無弦琴便成為陶淵明最有名的逸事之一,後人不但津津樂道,而且試圖尋求其中深意。
如果說李白的「素琴本無弦」(《戲贈鄭溧陽》)只是直敘其事,那麼黃庭堅的「彭澤意在無弦」(《贈高子勉》)就是一種尋求意義的闡釋。黃庭堅甚至認為無弦琴具有更高的價值:「欲留君以陳遵投轄之飲,不如送君以陶令無弦之琴。酒嫌別後風吹醒,琴惟無弦方見心!」
(《送陳蕭縣》)更有甚者,則如唐人張隨的《無弦琴賦》,不但說陶淵明「撫空器而意得,遺繁弦而道宣」,而且假託陶淵明之口聲稱:「樂無聲兮情逾倍,琴無弦兮意彌在。天地同和有真宰,形聲何為迭相待?」
到了現代的學者,更是連篇累牘地論證無弦琴之重大意義,許多論者不約而同地徵引《老子》關於「大音希聲」的觀點,認為陶淵明的無弦琴便是對老子思想的深刻體認。然而,這符合事實的真相嗎?
首先,陶淵明並不是「不解音聲」。陶淵明是熱愛音樂的,與讀書、飲酒一樣,彈琴也是他生活中的一大樂趣。這有其詩文為證:「弱齡寄事外,委懷在琴書。」(《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清琴橫床,濁酒半壺。」(《時運》)「衡門之下,有琴有書。
載彈載詠,爰得我娛。」(《答龐參軍》)「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歸去來兮辭》)「欣以素牘,和以七弦。」(《自祭文》)有什麼理由說他「不解音聲」?而且最後一例中明明說到「七弦」,那怎麼會是一張無弦琴?
其次,陶淵明為人的最大特徵就是真淳,他一生的行為舉止中沒有絲毫的偽飾與做作。正如蘇東坡所說:「陶淵明欲仕則仕,不以求之為嫌。欲隱則隱,不以去之為高。飢則扣門而乞食,飽則雞黍以延客。
古今賢之,貴其真也。」(《書李簡夫詩集后》)我很難想象陶淵明會有意置辦一張無弦之琴。一個人有意抱著一張沒有弦的琴來撫弄,那種裝神弄鬼的「行為秀」恐怕只有現代的「行為藝術家」才想得出來,我們不能厚誣古人。
那麼,陶淵明的無弦琴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宋書》等典籍中的記載都是無中生有嗎?我覺得蘇東坡解得最好:「淵明自雲『和以七弦』,豈得不知音。
當是有琴而弦弊壞,不復更張,但撫弄以寄意,如此為得其真。」(《淵明無弦琴》)的確,陶淵明家境貧寒,衣食尚且不周,琴弦斷了一時無力更換新弦是情理中事。琴弦未斷時,陶淵明當然會彈出琴聲。
琴弦斷了,適逢心中有所感觸需要抒發,他便抱著那張無弦琴撫弄一番,只要內心有其旋律便行,有沒有發出琴聲,又有什麼關係?這本是自然真率,毫不做作的行為。可能有人看到了這種情景而不曉其意,幾經傳說,便成為《宋書》中的記載。
~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email protected]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
原创文章,作者:投稿用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acenpiano.com/6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