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合理的呼吸有助於鋼琴演奏
“呼吸”在鋼琴演奏中的合理運用使演奏者與觀者在心靈上融合在一起。
每首音樂作品都反映了作曲家的心聲和情感,作品的強、弱所表達的都是作者內心涌動的情感變化,鋼琴演奏者通過演奏來傳遞作品的內涵和音樂的魅力、表現作品的的情感起伏。
演奏過程中,我們的身體動作會隨著呼與吸的動作而起伏,觀眾和听眾就會隨著我們的呼吸感受到音樂情緒的細微變化,並能夠理解作曲家和演奏者的思想感情。
(一)充分理解樂曲內涵,合理劃分樂句
演奏一首新的樂曲之前,不要急于上手彈奏,首先要認真分析整首曲子,了解樂曲包括作曲家的背景及內涵,像讀文章一樣,有抑揚頓挫。弄清楚樂曲中的旋律樂句,找到“氣口”,合理劃分樂句。
最有效的方法是“歌唱旋律”,把旋律哼唱出來,這樣,很自然的我們就會在“該停頓的地方”停頓下來。不過,還有一些鋼琴作品,不是“方整性”的結構,如被休止符隔開的音、連續的跳音、頓音、以及遠距離的音等,這就需要更深層次的研究,注意它們之間的運動趨勢及在表情達意上的連貫性,細心體會,再加上反復的聆听感悟。正確的理解了樂曲,也就會合理的劃分出樂句。
(二)呼吸要與音樂情感變化同步
呼吸在鋼琴演奏中,要隨著一首樂曲的情緒變化、感情發展而相應做出不同改變。在演奏鋼琴作品時,隨著音樂作品旋律的高低、力度的強弱、速度的急緩、節奏的疏密、情感的變化所表現出的緊張與松弛,我們自然而然地會為這些變化而吸氣、呼氣、閉氣。
在演奏中,如果是“一個完全沉思性質的音樂片段,應該是在毫無神經激動的安靜沉著的方式中被呼吸出來。如果我們順著表情的順序進行彈奏,從沉思般的安靜到戲劇性的緊張高峰,我們的呼吸也一定隨著感情的變化而逐漸加快。每一個音樂片段都有它一定的音樂表現內容,如果一個應該安靜的音樂片段,卻以一連串的短呼吸來表示,那將是矛盾的,因為短呼吸說明激動,同樣,用緩慢的呼吸來形容戲劇性的緊張,也是不近人情的”。
因此,在演奏每部作品時,我們要根據作品的風格特點劃分出樂句、樂段、樂節等,通過我們的呼吸找出它的韻味,這樣的演奏才能反映出作品更深層的意蘊。運用呼吸和下鍵動作的配合,演奏出作品內容所需要的聲音,正確反映出作曲家個人的風格和時代風格。
(三) 呼吸在配合鋼琴演奏技巧中的運用
鋼琴大師貝爾曼說,彈琴的人要有三個肺,也就是要有三個部位來呼吸,即嘴巴呼吸、雙臂呼吸和手腕呼吸。嘴巴呼吸不單是一種生理意義上的呼吸,在很多時候,它可以幫助我們在演奏中從心理意識上做好呼吸的預備,給意識以“暗示”雙臂呼吸;特別適合于那些篇幅較長、氣息要求延綿的樂段,手臂的放松和調節給予音樂連貫性和流暢感;而手腕的呼吸是運用最普遍、也出現得最多的呼吸手段,如連線的劃分,通過手腕力量的“上抬”和“下沉”也可以實現樂句起伏中形成的“氣息”。
在鋼琴演奏中許多技巧也需要有呼吸的配合來完成,比如在演奏強力度的和弦時,如果只靠手和臂的力量,往往達不到作品所需要的音響、力度效果。這時我們就要用氣息的支持,氣沉丹田,我們常常提到的“腰部力量”就是氣息在支持,這股力量由背、肩、臂一直貫通到手指,加上了氣息的力量就會感到手臂力量大大增加,演奏出的和弦也就有力而扎實。
擴展到整個樂段的和弦,更需要有氣息的力量加入,身體狀態才會積極起來,從而達到演奏效果。例如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的尾聲部分,音樂雄壯有力,情緒高漲積極,節奏歡快迅速,呼吸在這段音樂演奏的運用要積極,但不能提氣,還是要氣息扎穩,才會有力量的支持。
還有一點應該注意,在演奏中要尊重作曲家的創作意圖,理解樂曲的上的所有標記,注意正確運用呼吸來表現強弱層次的變化、表情術語的渲染等,從而得到豐富的聲音色彩,增強樂曲的藝術感染力。
另外,起拍時的呼吸,就相當于指揮中的“預示拍”,包含了樂曲的速度、情緒、力度等。在演奏起拍時的呼吸節奏要與所演奏的作品速度、情緒、力度保持一致,如果樂曲是以抒情慢板開始的,觸鍵前的呼吸則要深而緩慢;如果是一個急促的快板,在下鍵前的一剎那要急吸一口氣。起拍的呼吸,要根據全曲的風格而定。掌握科學的呼吸理論,並運用到自己的演奏中,有助于表達出音樂的真諦。
原创文章,作者:二手中古鋼琴調音維修,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acenpiano.com/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