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3塊錢買下兩幅古畫,曾被丟進廁所數十年,如今價值超過10億

1983年,一個中年人來到黑龍江博物館,他可不是來參觀的,而是來「獻寶」的;值班人員聽到消息后很高興,但看到中年人的「工人裝束」后,心中又有些失落。

值班人員心想「看中年人的衣著打扮,即便『獻寶』也是祖傳的老物件,是不是寶貝,那還得專家說了算!」

中年人帶來的是兩卷古畫,都什麼年代了,1983年以後,民間還能有啥「墨寶」?(二手中古鋼琴推薦_新北.台北.桃園.北部)

老人3塊錢買下兩幅古畫,曾被丟進廁所數十年,如今價值超過10億

這麼想也對,1983年之前的那場大運動,別說難以保存的紙張畫卷,就算堅硬的金石銅玉也很難留存下來。(二手中古鋼琴調音維修理保養_新北.台北.桃園.北部)

起初,連專家也是這麼想的,結果打開畫卷后,現場數位專家、學者都驚呆了;半晌后,其中一位老專家看看周邊的數位學者、教授,大家都默默地點點頭。

老專家激動得手有些顫抖,指著其中一幅畫問中年人「這就是傳說中的《蠶織圖》嗎?」

這位中年人是大慶普通市民,名叫「馮義信」,他帶來的兩幅古畫,一幅叫《瑤池醉歸圖》,另一幅正是令專家激動不已的《蠶織圖》。

這兩幅是價值超10億的「皇家墨寶」,國寶級的文物;由此引出一段橫跨數十年,3代人接力「護寶」的故事。

老人3塊錢買下兩幅古畫,曾被丟進廁所數十年,如今價值超過10億

1945年,「偽滿洲國」倒台,所謂的皇帝溥儀,再次倉皇出逃;當時的長春一片敗落蕭條,角落裡,一位身穿「官服」的士兵凍得瑟瑟發抖。

這位士兵並非身無長物,他身邊還有兩個畫軸;但為了取暖,「士兵」毫不猶豫地扯出一卷,說著就要當柴火點燃。

就在此時,不知什麼時候出現了一位老者,伸手攔住了士兵「這東西不能燒!」

士兵回頭一看,竟然認識,這老者是東北地區有名的醫生,早年還曾被徵召入宮,做過溥儀的「御醫」。

士兵是從宮裡逃出來的,早年曾和老人有過一面之識,如今再見,自己的落魄無以言表;老人明白士兵的窘境,掏出3塊銀圓遞過去,然後拿起兩幅古畫,扭頭就走。

老人3塊錢買下兩幅古畫,曾被丟進廁所數十年,如今價值超過10億

那年月,老人能花3塊錢買下兩幅畫,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已經算是「救士兵一命」了;兩人雖然沒有過多的語言交流,但心裡都明白「多說無益」。

老人曾在「皇宮」呆過,見識過太多奇珍異寶,雖然不清楚買來的古畫價值,但他知道「一定不是凡品。」

1959年,此時的老人早已卧床不起,身邊唯有侄子左右伺候著。

畢竟不是親兒子,老人心裡過意不去,自感大限將近,又將當年的兩幅古畫託付給侄子,並一再強調「是珍寶,一定要好好珍藏!」

老人3塊錢買下兩幅古畫,曾被丟進廁所數十年,如今價值超過10億

話雖這麼說,雖然「侄子」謹遵老人的遺命,但近乎瘋狂的大運動,卻不願將兩幅古畫流傳於世。

當時的小將們搶走兩幅古畫,幾經折騰,竟然丟進了水電廠廁所里的糞筐里。

這一切都被廠里的一名工人看在眼裡,這人就是「馮義信」,他的父親就是老人的「侄子」。

也是「父親」的囑託,馮義信深知那兩幅被丟棄的古畫的價值;雖說兩幅畫就在廁所糞筐里,他卻不敢撿,只能暗中「保護」著。

這一「保護」,竟然又是十多年,直到1983年,廁所里的兩幅古畫竟然莫名其妙地消失了。

老人3塊錢買下兩幅古畫,曾被丟進廁所數十年,如今價值超過10億

這下「馮義信」著急了,徑直找到廠長,開口就問「廁所里,我的兩幅傳家寶呢?」

一句話把廠長問蒙了,廁所里還有「傳家寶」?這什麼邏輯。

1983年,雖然大運動已然過去,但給「馮義信」留下了很深的心理陰影,因此他一直沒敢將兩幅古畫從廁所里轉移,直到「丟失」后才急忙尋找。

說明淵源后,廠長非常通情達理,馬上發動全廠職工幫忙尋找「原在廁所里的兩幅古畫」.

終於,兩幅古畫失而復得。

老人3塊錢買下兩幅古畫,曾被丟進廁所數十年,如今價值超過10億

當「馮義信」再次看到畫后,不禁又想起父親、自己曾遭受的苦難;馮義信當即決定,他要將兩幅古畫捐給博物館。

試想,歷經數十年磨難,又長時間扔在廁所里,如今的兩幅古畫早已破爛不堪,說是「廢紙」也不為過,這個樣子,博物館還收嗎?

或許「馮家三代人」都不知道這兩幅古畫的真正價值,唯有專家顫抖的手才能說明一二。

經鑒定,兩幅古畫為《瑤池醉歸圖》和《蠶織圖》,這裡單說《蠶織圖》。

老人3塊錢買下兩幅古畫,曾被丟進廁所數十年,如今價值超過10億

華夏數千年封建王朝,多以農耕為本,因此歷代君王對「耕種蠶桑」十分重視.

這幅《蠶織圖》是南宋紹興年間,畫家樓璹所作《耕織圖》的彩摹本,由當時皇家翰林圖畫院所摹。

由此,《蠶織圖》被宋以後的歷代君王推崇和嘉許,並自南宋開始,這幅畫一直被深藏與皇家後宮中,意思是勉勵後宮嬪妃,莫忘「蠶織」。

《蠶織圖》可不是一般的「畫」,它是一幅長達10.56米,寬0.28米的「寫實長卷」。

畫中以24節氣為單元,由二十四個場面組成,以長房貫穿,每個場面下都有楷書小字,註明所畫「蠶織」內容,「小字注」是宋高宗吳皇后親筆所書。

老人3塊錢買下兩幅古畫,曾被丟進廁所數十年,如今價值超過10億

《蠶織圖》全卷場面宏大,共繪七十四人,翁媼長幼,皆服宋裝。

圖中人物的神態舉止惟妙惟肖,桑樹、戶牖、幾席、蠶具、織具等,極富寫真寫實之風。

這幅長卷深得歷代君王推崇,一直珍藏於皇宮內,圖上除了留有宋帝印記外,還有歷代9位名家的題跋,以及清康熙、嘉慶、宣統御覽璽印三希堂御書房、無逸齋等鑒印。

老人3塊錢買下兩幅古畫,曾被丟進廁所數十年,如今價值超過10億

《蠶織圖》的精妙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說清楚的,能得到歷代帝王的青睞,可見其珍貴程度;當然,另一幅《瑤池醉歸圖》同樣堪稱國寶,因此,最初專家都有些不敢相信。

如今,兩幅古畫得以修復,其價值超過了10億,尤其《蠶織圖》更是成了黑龍江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老人3塊錢買下兩幅古畫,曾被丟進廁所數十年,如今價值超過10億

沒有馮家三代人的接力「護寶」,或許就沒有如今的兩件國寶;對此,就連故宮也發聲讚歎「視國寶而無愧,垂青史而不遜矣」。

~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2557861106@qq.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

原创文章,作者:投稿用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acenpiano.com/7354.html

發佈留言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