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鋼琴先學手型的風氣,到底是從啥時開始的?_古典鋼琴和普通鋼琴的區別 – 二手鋼琴展示中心

前不久,我們文章里提到了一位意大利琴童阿爾貝托,學琴一年多就已經把“莫扎特”彈得有模有樣。

而除了讚歎外,這個視頻還引發了另一個話題的討論,那就是“手型”問題——不少人注意到這個孩子彈琴時使用的並不是大家認知里的“標準手型”。

_二手鋼琴.中古鋼琴

學鋼琴先學手型的風氣,到底是從啥時開始的?_古典鋼琴和普通鋼琴的區別 – 二手鋼琴展示中心

很多人不禁感到疑惑:為什麼國外孩子學琴不用學手型?我們從小到大謂之基本功的手型訓練,是不是白費功夫?

今天的音樂#科普與鑒賞#系列,我們就來深入聊聊關於“手型”這回事兒。

01 “手型教育”誕生的意義

近些年來,關於手型教育的分歧成為了一個經常被拿來討論的熱門話題。在紛紛擾擾的聲音里,大概可以分為兩個“派系”。

學鋼琴先學手型的風氣,到底是從啥時開始的?_古典鋼琴和普通鋼琴的區別 – 二手鋼琴展示中心

一類是嚴格的傳統派,認為手型是彈鋼琴的基礎,有着非常嚴格的要求,是初學者必須過的關卡。

一類是隨意的自由派,認為彈鋼琴不用刻意要求手型,在享受音樂的過程中不斷摸索即可。

到底孰是孰非?在解答這個疑惑前,我們先來了解下手型教育的來源。

要知道,手型之說,並不是鍵盤演奏與生俱來的規範。

在之前的科普文章里我們曾說過,現代鋼琴與古鋼琴最大的區別,就是有了“強弱音”之分

也就是說,在現代鋼琴出現之前,古鋼琴是沒有控制音量強弱能力的。因此,早期的鍵盤演奏手法也比較“簡單粗暴”,只要能將手指按到對應的按鍵上,並使之發出聲音就可以了。

大家可以感受下二十世紀初大鍵琴復興時期,演奏家蘭多芙斯卡的手型,是不是與現在琴童們訓練的“握雞蛋”手法相差甚遠。

學鋼琴先學手型的風氣,到底是從啥時開始的?_古典鋼琴和普通鋼琴的區別 – 二手鋼琴展示中心

▲蘭多芙斯卡演奏大鍵琴

學鋼琴先學手型的風氣,到底是從啥時開始的?_古典鋼琴和普通鋼琴的區別 – 二手鋼琴展示中心

▲握雞蛋手型

現代鋼琴誕生后,音響效果更加細膩豐富,也就更加依賴手指彈奏時力量的把控。

如何通過手指發力將鋼琴的音響效果發揮到極致,成為了很多鋼琴家關注的問題。因此,他們開始聚焦於手型的研究,希望藉助於規範的手型,總結出一些演奏方法,幫助人們在演奏時更好地發力,並營造出合理、好聽的音響效果。

十九世紀初,手型的論述出現在車爾尼的音樂著作中。《拜厄鋼琴基本教程》和“哈農鋼琴練指法”的出現,使得手型訓練正式成為鋼琴教學中重要的一環。

學鋼琴先學手型的風氣,到底是從啥時開始的?_古典鋼琴和普通鋼琴的區別 – 二手鋼琴展示中心

二十世紀,德國鋼琴教育家卡爾·萊默爾、前蘇聯鋼琴教育家海因里希·涅高茲等,在過往的基礎上進一步構建“手型學說”。

學鋼琴先學手型的風氣,到底是從啥時開始的?_古典鋼琴和普通鋼琴的區別 – 二手鋼琴展示中心

▲海因里希·涅高茲:俄羅斯鋼琴學派奠基人

比如卡爾·萊默爾提出的“行走手型說”,意思是人在行走時,手指呈現自然彎曲放鬆的狀態,這應該作為鋼琴演奏時的基本手型。

這些理念都對後世的鋼琴教學產生了深遠影響。

02 手型是為音樂而服務的

了解了這些,大家就會明白,所謂手型規範”是隨着鋼琴樂器的完善而不斷發展起來的。

包括手型在內的一系列演奏方法的誕生,都是鋼琴家們在不斷練習、研究的過程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方法。他們試圖使這些方法可以覆蓋到任何音樂內容和表現形式,同時又可以科學而輕鬆地發力,從而達成最終目的——讓音樂聽起來更加悅耳動聽。

所以,說到底,“手型”只是一種演奏方法,是為了音樂而服務的。

學鋼琴先學手型的風氣,到底是從啥時開始的?_古典鋼琴和普通鋼琴的區別 – 二手鋼琴展示中心

▲鋼琴家齊默爾曼演奏抒情曲目時的手型

需要注意的是,經過歷代鋼琴家總結出來的這套規範當然有一定的普遍意義,但真正落實到每一個具體的細節,也會有很多不適應的地方。需要根據每個人的情況進行具體的調整。

畢竟,每個人手的情況千差萬別,每首曲子的情況也截然不同。適合大手的發力方式未必同樣適合小手;每個人對於樂曲都有自己不同情感表達需求,這套“標準手型”也未必適合每一首曲子的發力方式。

除此之外,我們還需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這套“標準手型”。

很多方法與經驗,都有其時代和歷史的局限性。手型教學的理念和標準,也需要緊跟時代的步伐,為適應新的音樂形式、風格不斷進行優化調整。

比如,十九世紀前期,人們認為彈琴主要靠手指,因此主張大量的、機械的手指練習,車爾尼數不盡的練習曲也是在這個階段誕生的。

但這樣過度的練習,最終造成了大量的腱鞘炎、手指肌腱炎等鋼琴職業病。

學鋼琴先學手型的風氣,到底是從啥時開始的?_古典鋼琴和普通鋼琴的區別 – 二手鋼琴展示中心

後來,人們把生理學、心理學等各個學科的知識貫通,運用到鋼琴教學上。

學鋼琴先學手型的風氣,到底是從啥時開始的?_古典鋼琴和普通鋼琴的區別 – 二手鋼琴展示中心

比如,從生理學角度來說,練琴要遵循基本的生理原則,除了手指的運用,還要巧妙利用關節的支撐力量,遵循人體的自然性。

同時,人們對個體心理在鋼琴學習和演奏中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視,對音樂的興趣、對樂曲的理解,都成為鋼琴演奏的重要部分。在鋼琴演奏中建立自己獨立的想法,成為鋼琴教學的重要目標。

這些改變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鋼琴教學的科學化和系統化,大家不再被困於教條的手型訓練中。

學鋼琴先學手型的風氣,到底是從啥時開始的?_古典鋼琴和普通鋼琴的區別 – 二手鋼琴展示中心

▲作曲家、鋼琴家拉赫瑪尼諾夫

但如今,國內不少鋼琴教學機構的教學理念依然停留在十九世紀,固守傳統,只盯着“手型”不放,將其作為鋼琴啟蒙初期的硬性標準,卻忽略了聲音的表達。

這是對音樂的本末倒置,也是在演奏技術上的固步自封。

如果細心的話,大家會發現很多鋼琴大師在演奏時,並不總是採用那些所謂的“標準手型”。比如霍洛維茨、齊默爾曼有時會把手指伸得比較直。

學鋼琴先學手型的風氣,到底是從啥時開始的?_古典鋼琴和普通鋼琴的區別 – 二手鋼琴展示中心

▲霍洛維茨演奏《童年即景》

這是因為大師們非常清楚,手指的跑動是為音樂服務的,在有了足夠深厚的技術積累后,他們更了解用怎樣的手型能獲得想要的音色,以及達到自己期待的音響效果。

這也是為什麼,國外很多鋼琴教育家不再提倡抹殺孩子興趣的、枯燥機械的手型訓練。霍洛維茨的學生格拉夫曼(也是郎朗張昊辰王羽佳的老師)曾公開表示,手型對鋼琴演奏來說並不重要。

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每個鋼琴家的手型都不一樣,最重要的是演奏出來的效果。每個人手的大小、柔軟度都不同,手型沒有定式。

格拉夫曼

03 以音樂表達為目的訓練手型

明白了手型教育誕生的意義,其實自然就懂得了如何面對“手型訓練”這件事。

很多琴童在學習鋼琴的過程中,總是因為手型問題被老師批評、被父母斥責,因而在還未體會到音樂的樂趣之前,就徹底喪失了對鋼琴的興趣,這其實是非常可惜的。

學鋼琴先學手型的風氣,到底是從啥時開始的?_古典鋼琴和普通鋼琴的區別 – 二手鋼琴展示中心

要知道,在系統的鋼琴教育中,手型教育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一旦將手型訓練當做鋼琴學習最主要的部分,很顯然,這也破壞了鋼琴教育的系統性。

而如果先讓孩子認識音樂,聽得懂音樂,再去引導手型訓練,或許效果會事半功倍。

比如,很多孩子在練琴時最容易出現的一個指法問題是“折指”。這也與小朋友手指較軟,力量不足有很大關係,所以改起來比較困難。

學鋼琴先學手型的風氣,到底是從啥時開始的?_古典鋼琴和普通鋼琴的區別 – 二手鋼琴展示中心

但如果我們從音樂的角度來引導孩子改正這個問題,或許就沒有那麼難了。

孩子想演奏出更飽滿有力量的聲音,或者想演奏出短促跳躍的聲音,都需要手指穩定直立觸鍵。這時告訴孩子,如果繼續“折指”,就彈奏不出想要的音色,或許他會更容易記住。

當孩子漸漸懂得了音樂,有了想要自己表達音樂的慾望,並且有了一定的音色追求,就會主動在手型上進行鑽研和訓練,不再需要家長老師嚴厲且無情的督促。

學鋼琴先學手型的風氣,到底是從啥時開始的?_古典鋼琴和普通鋼琴的區別 – 二手鋼琴展示中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手型的處理從來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不斷學習更高難度曲子過程中不斷成長的。

所以,不要對一個剛開始學琴的孩子在手型上有太多的苛責。在整體框架沒有錯的前提下,適當放下一些細節的糾錯,給孩子提升和改善的空間。

就像一個孩子剛開始學走路,不可能和成人一樣穩定矯健。但歪歪扭扭的走路也有童真與可愛之處,正如技術不那麼完善的孩子,也能彈奏出別具一格的音樂。

總之,隨着生理上的發育,以及對音樂理解程度的加深,孩子自然會不斷地調整、優化手型,並最終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演奏手法。

這個過程,霍洛維茨用了五十年,我們,又有什麼好着急的呢?

~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2557861106@qq.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

原创文章,作者:投稿用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acenpiano.com/2752.html

發佈留言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