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人2021版故宮套貼,連載的《觀紅牆金瓦,賞明清皇宮》十七彈,得到了不少讀者不吝賜讀。其中有一些讀者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指出一些謬誤。這次修訂版二刻重發,採納了前期讀者們的意見和建議,充實了一些內容,校勘了筆誤,並更新和補充了一些圖片。雖然不敢說糾正了所有謬誤,但應該是大部分得到了更正。詳記賞明清皇宮所見的中國古代頂級宮殿建築藝術、故宮展出的一些皇家文物收藏和清宮皇家生活痕迹,也聯想到明清皇宮裡發生的一些故事和傳說,不敢說「以饗讀者」,只是希望和讀者共享。謝謝。
——————————————————————————————
穿過太和門,站在後檐廊下御路丹陛石頂端,就可以看見寬大的太和殿廣場。(二手中古鋼琴推薦_新北.台北.桃園.北部)
走下太和門月台,站在太和殿廣場看太和殿。
老百姓把這裡叫做金鑾殿。唐代京城長安的皇宮大明宮里有一座金鑾殿,這是「金鑾殿」一詞的出處。大明宮的前三殿是外朝含元殿、中朝宣政殿和內朝正殿紫宸殿。金鑾殿是唐皇內宮的園林寢殿,屬於便殿之一,這些便殿里也有一座太和殿。唐皇常在金鑾殿召見外臣,李白也曾被唐玄宗召見於此,還當場寫詩,叫做「奏頌」,就是寫一篇麻人的頌歌。詩尾是「小臣拜獻南山壽,陛下萬古垂鴻名」,你說他麻人吧?唐玄宗還真是萬古垂名了。李白還在金鑾殿讓楊貴妃給他研墨,得罪了貴妃娘娘,不得不辭官逃出長安。為躲避唐警通緝,李白到處奔逃,自稱遊歷祖國河山,其實是因為城裡都有通緝他的畫像貼在城門旁,所以他只能走到山河裡去。因為唐皇在金鑾殿召見李白這樣的文化人,唐宋文人就常在詩詞中用「金鑾殿」指代皇宮,後來的老百姓就認為皇宮正殿叫金鑾殿。其實這是誤解,頗歪。
這座太和殿在朱棣的皇宮做正殿時叫奉天殿。既然古時皇帝號稱受命於天,當然就要奉天行事,《尚書》所記伐紂口號即「惟天惠民,惟辟奉天」。武王之後,奉天一詞再被拿出來招搖是朱棣他爸朱元璋乾的事。朱元璋把他的皇宮正殿叫做奉天殿,手持的玉圭上刻著「奉天法祖」,詔書第一句寫著「奉天承運皇帝」。此後皇上詔書就都從「奉天承運皇帝………」起頭往下寫。上回說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大火燒了奉天殿,四十年重建完工,四十一年嚴嵩被法辦,嘉靖帝把奉天門改稱皇極門,同時也把奉天殿改成了皇極殿。清順治進了北京后,在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把皇極門改稱太和門,同時把皇極殿改成了太和殿。洪武帝朱元璋的奉天殿是說「老子受命於天」,嘉靖帝朱厚熜的皇極殿是說「老子天下第一」,順治帝福臨的太和殿是說「都洗洗睡吧,做個好夢」。
太和殿的台基是二丈五高的三層花崗岩須彌座,形制和太和門一樣,但是有三層,象徵「高人三等」。
台基上有N多水龍頭。
這個叫「螭首散水」,念作「赤手」。螭是龍之九子,無角肚大,能裝水,古建排水口多做成螭首。屋脊的端獸也是他,因為那也是有防水功能的。明皇宮之前的元皇宮排水系統扛不住大雨,元代至元年間就有「雨壞都城,發兵二萬人築之」的記載,到至正年間又有「京師大霖雨,京城崩圯(念乙)」。明皇宮建成至今六百年,雖有「雨潦浸貫城,長安街水深五尺,窪者深至丈余,各衙門皆成巨浸」的記載,卻無皇宮積雨、大殿進水的時候。紫禁城裡有明溝暗渠組成的強大排水系統,皇上不僅在大殿上不怕積水,在後宮裡也沒有泡湯之虞。有好事者轉圈數了一下,三大殿的螭首散水一共有1142個水龍頭。最大的螭首是把角的,瞧一瞧。
太和殿台基的每一層都有一圈漢白玉扶手欄杆,看看欄杆。
正面也是三路漢白玉扶手花崗岩踏跺,中間是御路。在御路之下看看。
中間的御路也叫丹陛。丹:紅色;陛:皇宮裡的台階。說這御路台階在典禮時要鋪上紅毯,因此叫做丹陛。為什麼過去尊稱皇上「陛下」,因為那時不能直接和皇上對話,若有話對皇上說,先要對台階下的侍衛說,讓侍衛傳達過去。因此,後來就把陛下演變成了對皇上的尊稱。丹陛的中間是丹陛石,只能皇上親自走;兩邊是台階。說是皇上走,其實那丹陛石即使有石刻假裝防滑也很難走,還是滑得不行。如果皇上真上去走,我估摸著經常要摔跟頭。那御路又不許別人上,大家只能看著皇上嘰里咕嚕往下滾,乾瞪眼兒,頂多喊一句「陛下慢點翻」。所以,皇上走御路其實是坐轎,皇上坐的轎子叫輿,念作「魚」。輿下面裝上軲轆就叫做輦,念作「攆」。皇上坐在御輿上,輿夫走丹陛石兩邊台階輿著皇上在御路和丹陛上飄過去。
太和殿前的丹陛石是花崗岩的,最下面刻著五座山,有人說象徵須彌山,我也不知道中國皇宮和佛家須彌山有什麼關係。如果瞎說八道,我覺著要說是五嶽還比較靠譜,象徵「普天之下」嘛。五嶽之上雕刻的是九龍戲珠,其間穿插著雲紋和海浪,象徵龍從海升,於雲中行走。九龍五嶽,也是說這皇上有九五之尊。其實,這丹陛石的下部不是五嶽,而是叫做「海水江崖」,比喻江湖險惡;上面當然是雲中飛舞的九條龍,那就是龍之九子唄。恐怕原意是說龍王自己不出面,讓九子上天輔佐皇帝,掃除江湖中的一切危險。
看看丹陛石上的龍首石刻。
三層台基的每層在側面也都有扶手踏跺上下。
登上三層台基,上面是寬大的月台,正中間就是碩大的太和殿。
月台中間御路的兩邊叫做丹墀,念作「丹赤」,墀說的是檯子上面的空地。遇有重大典禮,不僅御路台階要鋪紅毯叫丹陛,月台上御路兩邊也要鋪紅毯就叫做丹墀。這時候,皇上和皇后是在御路丹陛上行禮,其他王公大臣則是在丹墀內行禮。
太和殿是世上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古典殿堂,也是等級最高的。面闊十一間進深五間,前面有檐廊。在明代時是面闊九間進深五間,象徵九五至尊。它外面有一圈檐廊,前面的是明廊,其它三面是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6年)重建時改成了封閉的暗廊。中式房屋布局的中間一間叫明間,明間兩邊是次間,次間過去是稍間,稍間過去是盡間。這樣一來,從明間到盡間就是七間。那像太和殿這樣的面闊九間怎麼辦?面闊九間時的次間叫一次間和二次間。
太和殿的屋頂是黃色琉璃瓦重檐廡殿頂,這是最高規格的屋頂型號。正脊的長度大約相當於屋檐長度的三分之一,正脊上的鴟吻雖然尺寸巨大,但是並不顯得比例失調,因為屋頂太大了。正脊正中間的瓦筒里有一個寶匣,是太和殿的鎮物,外面看不見。2007年大修太和殿,據重放寶匣儀式所見,這寶匣是銅鎏金的,帶有龍紋。裡面裝著柴米油鹽醬醋茶,還有金錢。重放儀式還把油印的本次大修記事放進去了,就是現代版的功德碑。看看正脊鴟吻。
你看那鴟吻上有金鏈子勒著,劍把上的那個叫吻鉤,下面有吻索,用索釘固定在瓦面上,都是銅鎏金的。這一套大金鏈能起固定作用?其實就是裝飾。故宮裡的大殿正脊鴟吻上都有大金鏈,前三殿的前後殿、后三宮的前後殿、寧壽宮的前後殿、慈寧宮的前後殿都有,除了這些殿,外朝東路文華殿和外朝西路武英殿也有。除了皇宮大殿,宮城的四座城門正脊鴟吻上也有大金鏈,就是午門、神武門、東華門和西華門。後宮的大門乾清門上也有大金鏈,乾隆養老院大門寧壽門上也有。皇宮外的天安門和端門上有沒有?沒有。皇宮外的皇家建築正殿也有大金鏈,頤和園排雲殿正殿和兩邊的靠山殿都有。皇宮外民間建築有大金鏈裝飾的鴟吻非常罕見,我只見過北京潭柘寺大雄寶殿鴟吻上有大金鏈。看看頤和園排雲殿鴟吻,許遜寶劍插孔那裡有一個凹槽,這是固定大金鏈的地方。
太和殿屋頂是明代式樣,但是鴟吻是清式的,前面說過。除了正脊,每層檐還有四條垂脊,垂脊上各有十個脊獸。太和殿十個脊獸是現存古建中唯一的,最後一個也別單起名了,就叫排行老十吧,就是「行什」。行什是一隻神猴,背後有翅膀,手裡拿著一根金剛杵。這一串脊獸的最前面有一個領軍人物,是一個小人兒騎著一隻雞,叫做「仙人騎雞」。據說這是齊閔王的形象,就是戰國時期那個著名的齊宣王之子。齊宣王愛樂,他的樂隊里就混進去一個濫竽充數的南郭先生。齊宣王之子登基做了齊閔王,他讓樂團每人上台獨奏,南郭先生只好懷抱爛竽掩面而逃。齊閔王好戰,在蘇秦的挑動下,他四面出擊攻擊別國,最後引起五國伐齊。燕國大將樂毅打進齊都臨淄,齊閔王走投無路,此時飛來一隻鳳凰,把齊閔王背去了衛國。他們說把齊閔王乘鳳逃生的形象排在脊獸最頭裡,是取其「絕處逢生」之意,意思是房主人怎麼都死不了。可是齊閔王最後是四處流浪,終被楚將淖齒(念作孬齒,就是爛牙)宰殺。因此,元明清的末帝都沒能救回國運。
皇宮裡除了屋頂上的琉璃瓦,還有各種各樣的琉璃做。這些個漂亮的構件最早都是在琉璃廠製作的,那裡因此留下「琉璃廠」的地名。琉璃廠給元明清三代皇宮燒造琉璃構件,每天有各色青煙從那裡升起。當時琉璃廠是在宣武門外,也就是城外。明嘉靖年間,因為修建了外城牆,琉璃廠成了右安門內。城裡開冒煙兒廠當然差點事兒,皇上便下令將琉璃廠遷往遠郊區縣,就是門頭溝的琉璃渠,現在那裡還在燒琉璃做。自此,琉璃廠逐漸變成了書市文化街。皇宮東面,現在王府井南面有個地方叫「台基廠」。朱棣建北京皇宮時,那裡曾有專門製造大殿台基石材的作坊,因此叫做台基廠。皇宮造好之後,台基廠廢棄,但地名還是留下來了。除了瓦和石,朱棣建皇宮還要用到大量的木頭,那肯定要有木材廠。朱棣的木材廠在現在北京東火車站附近,叫做神木廠,那裡後來是做「星海」鋼琴的北京鋼琴廠,還有做「北京白牌」的北京啤酒廠。
屋頂下是立柱支撐的斗拱抬梁結構,因為每個開間都很大,所以斗拱也非常多,正中明間有八個鋪間斗拱,兩側每次間也有五個。我們從外面看得見的下檐鋪間斗拱叫做單翹重昂七踩,正規叫做「補間鋪作」。看看太和殿檐下的斗拱。
故宮裡的額匾有滿漢雙文的,也有太和殿這樣只有漢文的。過去有清時期其實都是滿漢雙文,袁世凱當皇上時把外朝所有額匾上的滿文都摳掉,然後把漢文平移到了中間。還把他想登基當皇帝的太和殿額匾摘下,換了一個「禮堂」橫匾上去。民國之後重修的時候恢復了和外朝其它額匾一樣的漢文匾,這個新的漢文匾應該是複製乾隆年間題字。
太和殿梁枋上都是貼金雙龍和璽彩繪,富麗堂皇。可以看見清代原裝和近年重修的區別。
太和殿隔扇門窗的欞花全都是三交六椀,這也是皇家規格,民間不許用,誰用誰完蛋。窗下的檻牆外面貼的琉璃磚花紋叫做龜背紋,當然上面的窗戶就叫做檻窗。
看看太和殿六抹隔扇門的裙板。框架上是雙出頭飛龍鎏金鉛鍛面葉,裙板上是貼金木刻,四角是祥雲,中間是雙龍戲珠。上下的兩抹頭之間也有飛龍貼金木刻,那個「抹頭」不念「魔頭」,應該念「媽頭」。這座門就是最高規格的隔扇門了。民間的高級裙板也有帶木刻的,但是頂多有彩繪。山西平遙錢莊有在木刻門罩上貼金的,也有在木刻楹聯的字上貼金的,但都是作為點綴,才不敢這樣大面積貼金。
太和殿門窗框架上的這些鎏金鉛鍛面葉是為了加固框架,讓框架更穩定,不會輕易散架。這種面葉也叫「鎖」,太和殿這樣的門窗就叫做「金鎖門窗」。
大殿內是金磚墁地,疫情期間不能接近殿門,看不見2381平方米、長寬9:5的地面,因此沒有圖片。來自蘇州的這個朱元璋御窯金磚非常有名,工藝複雜,質量高尚,世人皆知,不用我多說。明代奉天殿著過幾次火,火后重建時都要用到這種金磚。現在太和殿地面的金磚是清康熙年間重建太和殿時鋪的,還是明代金磚廠,還是明代工藝,所以可以說還是明代金磚。這座工廠和這套工藝現在還在,但是大款家裝修都是用瓷質地板磚了。除了地磚,太和殿梁枋上還有很多金龍,他們都是貼的金箔。那些梁枋上的金龍是皇上的臉面,所以古話說這叫「給臉上貼金」。你看現在梁枋上的金龍和璽有新有舊,但是無論新舊,那個金箔都是明代的那座工廠用明代的工藝製作的,所以你可以把它還叫做明代金龍。近年故宮大修仍然用的是明清建築材料和工藝,那些納米材料再先進都不用。連修房頂搭的腳手架都是還用杉篙,只有最外圈圍擋用鐵架。杉篙念作「傻高」,北京老話用來給瘦高的男孩做昵稱。還有,裝飾木構件的油灰地仗都用的還是明代的配方、明代的工藝,還是明代的味道,當然裡面的豬血不是明代豬身上的。
大殿中間擺放有七級台階的紫檀台基,皇宮中所有大殿內最高的台基。台基上是皇帝寶座,叫做雕龍貼金寶座,上面雕有十三條龍。要是按照傢具來說,這叫雕龍髹金大椅(念休金),這是太和殿和太和殿廣場上唯一的一把椅子。現在擺放的這個寶座是明嘉靖原物,楠木貼金,不知是如何躲過闖王那把大火的。袁世凱籌備當皇帝的時候把這尊寶座搬走,直到1959年才從倉庫找回來,1964年修復。寶座後面是一架紫檀木雕七扇屏風。屏風這設備是周制中專門為皇帝寶座設計的,立於寶座背後,叫做「斧扆」,念作「服役」。到了漢代,斧扆開始叫「屏」,司馬遷說「天子當屏而立」,象徵皇帝的威嚴。太和殿內有六排十二列共計七十二根立柱,其中寶座前面兩邊是六根雲龍圖案瀝粉貼金的大金柱。六根金柱,六條金龍,《周易》說「乾」時有句曰「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太和殿內到處裝飾的都是「龍」,有善識數的專家把這些行龍、圍龍、蟠龍數了三遍,然後宣布太和殿上下內外共有13844條龍。寶座下面鋪著一塊巨大的手工純新羊毛地毯,康熙年間原物。寶座前面擺著幾對寶物,有大象、甪端、仙鶴和香亭。在午門的故宮六百年展里有養心殿御座,前面擺的也有這幾對寶物,但是沒有仙鶴。太和殿的琺琅仙鶴很神奇,它肚子里有一套發條驅動的機構,可以讓仙鶴張嘴鳴叫,還擊鼓發聲。半夜發動起來,真若仙人親臨,令人毛骨悚然,諸賊莫敢靠近。此琺琅仙鶴據考是乾隆中期造辦處榮譽出品。
太和殿寶座上方有一個蟠龍藻井,這是世上現存最大的蟠龍藻井。藻井這種結構據說來自漢代,現存的漢代木結構藻井肯定都沒有了。現存最早的石刻藻井在北魏時期的石窟里都能見到,莫高窟、雲岡石窟和龍門石窟都可以看見。石窟里的藻井以蓮花多見,洛陽人說人民大會堂屋頂的蓮花燈組就是依據龍門石窟蓮花洞的蓮花藻井設計的。古代建築現存最早的木藻井可能是天津薊州獨樂寺觀音閣藻井,那是一座二層斗八藻井。據考證,獨樂寺觀音閣建於唐代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就是安史之亂那年,但是遼代統合二年(公元984年)有過大修。故宮太和殿的這座藻井也是斗八藻井,因為中央有蟠龍,也叫蟠龍藻井。現在不讓去門口,只能站在門前台階下向內張望,看不太真切。
斗八藻井就是二個四方形的「斗」旋轉四十五度錯開套在一起形成的八角形。太和殿藻井有三層,下層是四方形,中間是八角形,上層是圓形,象徵天圓地方。整個藻井的木結構上布滿了雕刻,有龍、鳳、雲、蓮,還有斗拱,全都貼金。圓頂中間是蟠龍高浮雕,也是貼金。龍嘴叼著金色寶珠,一大六小,好像是吊燈,這些寶珠叫做「軒轅鏡」。中國古代說「鏡」這東東是可以驅妖辟邪的,若有妖臣來,這軒轅鏡便能讓他當場現原形。宮女們便尖叫著一擁而上把它撓個稀巴爛,太監們在宮女身後吶喊助威,愛卿們都躲在柱子後面瑟瑟發抖,皇上坐在寶座上巋然不動。不過,這種妖怪現原形的事件在故宮六百年歷史上從來沒有發生過。
這座藻井之上還有神物,前幾年太和殿大修的時候,專家們在屋頂天棚里藻井上方見到了這些神物。那裡有五座牌位,叫做「符板」,東西南北中各一座。每座符板前面都有五供,就是香爐、花瓶和燭台等。符板上刻著字,除了各方神聖的名號還有佛經和道咒,都是鎮宅佳話。說明這個鎮宅符板是釋道雙保險,無論哪路妖怪來,都有神鎮之。按照清宮記載,這些符板是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的,當時胤禛生了一場大病,之後,聖旨下,命於太和殿、乾清宮和養心殿藻井之上放置了這些符板。
寶座背後是一架大型楠木貼金雕龍屏風,屏風上原有一幅楹聯和橫匾,乾隆手跡,也被袁世凱弄丟了。這回死活也沒找到楹聯和橫匾的原件,只好在2002年大修時根據1900年太和殿的老照片重做了一套,現在掛在那裡的就是。
上聯「帝命式於九圍,茲惟艱哉,奈何弗敬」。「帝命式於九圍」出自《詩經·商頌》,帝是天帝,式是立法治理,九圍是九州;這是商湯說受命於天來治理九州。「茲惟艱哉」出自《尚書·商書》,這是商湯去世后,宰相伊尹教導即位的太甲,說「商湯的事業好難呀」。「奈何弗敬」出自《尚書·夏書》,意為哪能不敬仰。這句是說先帝打江山治天下真是不易,必須敬仰。
下聯「天心佑夫一德,永言保之,遹求厥寧」。「天心佑夫一德」出自《尚書·商書》,這也是伊尹教導太甲的,意為上天只護佑德行純正者。「永言保之」出自《詩經·周頌》,意為永遠保佑。「遹求厥寧」出自《詩經·大雅》,遹(念御)是遵循,意為使百姓安寧太平。這是說老天永遠保佑有德者,讓百姓平安。
橫匾「建極綏猷」,「建極」出自《尚書·周書》「皇建其有極」,意為皇上要有治國之道。「綏猷(念有)」也出自《尚書·周書》「若有恆性,克綏厥猷惟后」,意為遵守法律。這是說皇上要立法並讓百姓時時守法。
乾隆寫這一大堆,還引經據典,至少說明他小時候熟讀詩書。即使他讀了那麼多詩書,卻還是比我們現在讀的數理化文史哲少多了。但是,你別看人家乾隆是滿族人,這漢字寫得比現在多數漢族人可好多了。乾隆寫漢字熱衷於篡改筆畫,你看那「建」字和「猷」字都有筆畫錯誤。他是成心的,也沒人管得了。
太和殿內東西梢間加盡間做成了暖閣。大殿內部因為空間寬大,還有前門後門,空氣得以順暢地流通。兩邊暖閣裡面就不行了,空間狹小不說,還空氣不流通。這暖閣里免不了就會酸爽之氣瀰漫,為此,太和殿側山牆上安裝了一些漏磚,可以用來通風。其實,老話說「清氣上升,濁氣下降」,那個漏磚位置那麼高,出去的都是清氣,濁氣還都留在了暖閣里。
看看太和殿檐柱的柱礎,很樸素。但是那個曲線非常優美,和埃及神廟柱頂的曲線是一樣的,圓的漸開線。這個叫做櫍(念質)形柱礎。故宮裡大殿用的多是這種柱礎。我在福州華林寺大殿殺柱下曾見過類似的櫍形柱礎,那是唐代原裝的,更古樸。
太和殿月台上少不了擺設。這些擺設里數量最多的是鑄銅鼎爐,下面都有一個漢白玉露陳座。
這些鼎爐是乾隆僱人造的,一共十八個,象徵當時的十八個省。到舉行重大典禮的時候,禮部就會安排人把裡面填上從黑松林采來的松枝和從火奴魯魯運回來的檀香,然後點著火。上面的寶頂就會四處冒煙,你可以把它稱作香煙繚繞。因此,大家還是寧願把這些鼎爐叫做「香爐」。
月台東西兩端還有一對神龜和一對仙鶴,都是青銅的,擺在露陳座上。龜代表萬壽無疆,鶴代表的肯定是得道成仙吧?其實這就是象徵,不過明朝的嘉靖皇上還真是自己上手煉過丹。那座銅龜有龍首,是龍九子之一,叫「贔屓(念必瀉)」,就是平常馱碑的那個夥計。那隻銅鶴仰天似鳴,《詩經·鶴鳴》中有「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那這銅鶴就是皇上和天帝溝通的媒介唄,還是說皇帝是受命於天吶。
月台上除了有龜鶴,還有二件寶物。其一是人人皆知的日晷,計時的,就是中式座鐘,在太和殿左手邊。皇宮裡的日晷只是計時的象徵,並沒有實際功能,即使在明代初期也至少用滴漏計時了。
還有一個知者略少,叫做嘉量。在上面鼎爐圖片中可以看見大殿右手邊遠端有一座漢白玉亭屋,那裡面就是下面這個嘉量。
古代的容積量器有斛(念壺)、斗、升、合、龠(念月)。一斛十斗(現在五斗),一斗十升(喝了10升啤酒就是喝了一斗,估計沒人能喝一斗茅台,二鍋頭也不行),一升十合,一合二龠。那有說「三斗紅高粱」的,還有說「一擔米」的,怎麼換算?沒法兒換算!「擔」是重量單位,一擔是一百斤。
古代為了統一度量衡,做了一套標準量器,就是一套斛斗升合龠,這一套標準量器就叫「嘉量」,最早見於《周禮》。傳說漢武帝於汾水之陰得一周鼎,吾丘壽王賀曰「天祚有德而寶鼎自出」。清代乾隆時期,有人從摸金校尉那裡得一「新莽嘉量」,是王莽所制,圓形。此人為圖仕途,便將新莽嘉量獻於乾隆。該君史上無名,估計被乾隆滅了口。乾隆得此嘉量大喜,以為天降大器於己,便按此漢物和手中唐圖規製做了幾個嘉量供在不同的地方。太和殿月台上這座嘉量即是乾隆仿品,方的,仿唐代。新莽嘉量原物現在台北故宮。乾隆仿品嘉量實際容量既不同於新莽,也不同於唐圖,主要是作為度量衡的象徵,不知道是不是清代實際標準。嘉量的最外面是斛,裡面套著斗升合龠。
太和殿前擺放日晷和嘉量都是為了象徵皇帝的權力,普天下要跟著他的時間作息,還要按照他的度量衡標準交易。日晷和嘉量是成對安放,皇宮的第一對並不是太和殿月台上的這一對,而是午門前的一對。嘉量在東邊闕左門,日晷在西邊闕右門,和宮內的正好位置相反。
太和殿第一個功用是皇帝登基大典。古代的法國國王也有一個專門的地方辦登基典禮,就是蘭斯大教堂。他們的那個登基典禮宗教色彩太濃,叫做加冕禮,是主教給國王戴高帽。拿破崙例外,他在巴黎聖母院辦的加冕禮,而且他把教皇從羅馬脅迫到巴黎給他加冕。結果最後他不等教皇給他戴上高帽,一把搶過來自己扣腦瓜頂上了。
明朝十六位皇帝都是在奉天殿登基,洪武帝朱元璋、建文帝朱允炆和永樂帝朱棣三位是在南京明皇宮的奉天殿登基;洪熙帝朱高熾開始有八位皇帝都是在北京皇宮奉天殿登基,明英宗朱祁鎮登了二次基;隆慶帝朱載坖(念記)之後五位皇帝在皇極殿登基。清朝從努爾哈赤建立后金開始有十二位皇帝,順治帝福臨開始的十位皇帝都是在太和殿登基的,順治在瀋陽皇宮大政殿先登了一小基,進關后又在北京皇宮太和殿登了一大基。這麼一算,明清兩朝一共有二十三位皇帝曾在這座太和殿舉辦登基大典。加上明成祖朱棣,宮裡住過二十四位明清皇帝。其實,順治進京后是在元年十月設御座於皇極門而不是皇極殿,然後完全按照明代皇帝登基大典流程辦了一次典禮。因為他小子在盛京已經登了一次基,所以皇極門這次典禮被官方稱作「受文武百官朝賀」。第二年元旦朝賀典禮是在皇極殿空台基上搭了個棚子,叫做御幄,在那棚子里受百官朝賀。重建皇極殿是順治二年,至三年完工,改稱太和殿。所以,真正在太和殿登基的清朝第一位皇帝是康熙帝。清帝的這個第一次登基典禮是走的前朝流程,這個流程在《大明會典》里都有記錄。此後,滿人也編了一份《清會典》。辛亥革命之後,1915年袁世凱稱了一回帝。他本計劃1916年1月1日在太和殿登基,結果提前在中南海居仁堂草草辦了個禮。最後玩兒砸了,半年之後尿毒症發作被疼死了。袁世凱的洪憲就是一場鬧劇,他沒進太和殿,故宮歷史里也沒他。袁世凱之後,1917年張勳夥同康有為又搞了一次丁巳復辟,把十二歲的溥儀又捧上養心殿龍椅,大夥在地上磕了一通響頭。這次更完蛋,十二天後復辟就破產,這丁巳復辟更無法寫入故宮正史。
除了登基,皇帝婚禮肯定是在太和殿。如果皇后因故缺位了,皇帝續弦也要在這裡辦,就是冊封皇后。如果皇帝登基前已經完婚有子,那就是攜妻奉子成帝,還要在這裡辦一次冊封皇后。如果遇上大敵當前,皇上御駕親征去抗敵,肯定要在太和殿辦儀式。御駕親征這事挺懸,明正統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鎮御駕親征北方瓦剌就吃了敗仗,身陷囹圄好些時日,吉祥話叫做「北狩」。清朝康熙御駕親征噶爾丹肯定是在這裡辦的出師禮。雍正發兵準噶爾部,任命兩路遠征大將軍,也是在這裡灌了他們每人三碗出征酒。
除了上面那些典禮,皇上過生日也在太和殿。先是樂呵呵地讓大臣們喊「萬歲」,因為大臣太多,所以叫「山呼」,其實和「扇呼」意思差不多。皇帝大婚有婚宴可吃,皇帝過生日也有生日宴,都是在太和殿擺席。婚宴賓客範圍不大,只是親戚。生日宴不同,凡是喊「萬歲」的都有份,當然要先有資格進宮喊才行。每年秋收過後,皇上收租子忙活完了就該花租子了,冬至百姓吃餃子,皇上也在太和殿宴請大臣們。其實大臣們還是願意在家吃餃子,因為即使是素餡那它也是剛出鍋熱乎的。在太和殿赴皇宴就不同,大冷的天從御膳房端出來的雞鴨魚肉到了太和殿,那些大臣們肯定是吃冷飯呀。大臣們還有一次機會吃皇上的冷飯,那就是元旦,這個元旦不是現在的陽曆1月1日,而是陰曆正月初一,我們現在用「新年」和「春節」區分它們。西方的陽曆是太陽曆,中國的陰曆是太陰曆,也就是月亮歷;伊斯蘭曆也是月亮歷。
太和殿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最高學術殿堂。中國從唐代規範開始的科舉考試製度中最高一級殿試,明清時期就是在太和殿。明代殿試有時候會在文華殿舉行,清代乾隆之後雖然改在後面的保和殿,但是殿試放榜還是在太和殿,叫做「傳臚」。臚(念盧)是陳述的意思,傳臚就是把殿試結果陳述出來。
明清二朝五百四十四年期間,有一個重大典禮在奉天殿、皇極殿或者太和殿只舉行過一次。嘉慶元年(公元1796年)一月一日,清乾隆帝在太和殿舉辦歸政大典,將皇位歸於皇十五子永琰,將御璽「皇帝之寶」授予永琰。
太和殿廣場上最後一次重大儀式是1945年10月10日10點10分舉行的華北戰區日軍受降儀式。
所以你看,這太和殿雖然很高很大很上等,但是一年中用不上幾次。即使用不上幾次,也要把它蓋得富麗堂皇。朱棣蓋的奉天殿是金絲楠木的,明代中國物質極大豐富,皇上家把好東西都可以據為己有。這些楠木產自貴州,通過航運經赤水河、長江和京杭大運河運到北京。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完工,當年就被火焚,前三殿都被焚。不知道是不是建文帝來報的仇,朱棣在南京「清君側」的時候就曾放火趕建文帝出來。朱棣不敢再建,怕還會遭火。二十年後的正統五年(公元1440年),朱棣的重孫子明英宗朱祁鎮重建三大殿,還是用的金絲楠木。到了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又著火了,三大殿又被燒光,嘉靖四十年重建,嘉靖帝還把大殿改稱皇極殿。明朝最後一次燒皇宮是萬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重建工程到天啟七年(公元1627年)才完工。太和殿在明代的時候一直都是金絲楠木的。明代的金絲楠木是御用的,別人不能用。皇宮隔壁的太廟裡,做為享殿的前殿也是金絲楠木結構。金絲楠木除了用在皇宮和太廟裡,還用在皇陵,現在我們看到的永樂皇帝朱棣的長陵祾恩殿就全是金絲楠木的,後面各帝皇陵的祾恩殿大部分也是金絲楠木的。闖王進京不僅讓崇禎皇帝自尋了短見,還放火燒了皇宮。順治進關以後雖然開始重修皇宮,但是工藝水平不佳,重修了半天還是馬馬噓噓,因為滿人對漢建築文化連皮毛都沒搞懂。一直到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895年),從工部庫房翻出明代嘉靖年間重建皇極殿小樣,這才完全搞懂明代皇極殿建築結構,康熙三十六年重建太和殿才正經完工。這次重建雖然是按照明代比例,但還是比明代原裝小了一圈。按照明代文字記載的尺寸,清代的太和殿小了差不多三分之一。按說不應該小那麼多,我懷疑明尺和清尺實際長度不一樣。這時候,國產金絲楠木就像現在的國產帶魚一樣只剩細的了,叫做次生木,能做太和殿建材的原生木都沒了。康熙雖然在關內長大,但他還是純正的東北人,他就讓老家運來大興安嶺的紅松做了太和殿的建材。近年故宮大修時,也用的是大興安嶺的古代紅松。紅松也很好,雖然比不了金絲楠木,但也很耐久。紅松高大挺拔富含松脂,不怕水,因此耐久。南方紅松稀少,他們用杉木(念沙木)為多,杉樹(念山樹)也是高大挺拔,杉木也很耐久。這次重建太和殿,康熙讓人做了完整的工程記錄,成為後世重修的藍本。由此,清朝皇帝們學會了漢人的奢華,從乾隆開始也學明朝要用金絲楠木造房子。清朝皇帝為了統治漢人,對明皇還是挺尊重的,清代法律規定「挖明墳者死」。清帝們雖然不挖明墳,可是不妨礙他們拆地上建築。乾隆拆了好幾座明皇陵的祾恩殿,把金絲楠木都盜走了,蓋了他的宅子,我見過的就有避暑山莊的澹泊敬誠殿、北海公園裡西天梵境的大慈真如寶殿和快雪堂的三進院正殿「快雪堂」。後來道光帝也盜,盜了明皇陵金絲楠木建了他的慕祾隆恩殿。民間整棟的金絲楠木建築基本沒有,據說湖北恩施山溝里有一座老屋是金絲楠木的,而且是整座屋。這應該是全國唯一,說是萬曆年間的,已經是明後期,皇威不進山了。
看看一早朝陽下的太和殿。
日落時的太和殿。
夕陽下,屋脊上的十隻脊獸。
漢白玉欄杆上的蓮花望柱頭。
廣場上的新人喜氣洋洋。
警衛部隊新兵下連的第一項任務就是進宮參觀,帥小伙們也是一道風景線。
太和殿廣場是極寬大的,一定還要有配套的建築,且看下集。
(未完待續)
~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email protected]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
原创文章,作者:投稿用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acenpiano.com/6947.html